■正在修複中的北大街55號院。本報記者 汪洋 攝
  本報訊(記者 汪洋)在保定市舊城區一帶,多處年久失修荒涼破敗的名人故居有望重現昔日“大宅門”風貌,近日保定市出台《名人故居保護管理暫行辦法》,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名人故居的維修和利用。
  昨日上午,保定市北大街55號院,古建工人們進進出出,正為這所市級“重點保護民居”的修複忙碌著。這裡曾是“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”曹錕專門給得寵副官司冠三置辦的宅子。“工地用的每一塊青磚,都是花高價買來的古磚,採用挖補辦法施工,成本高了去了。”正在施工的一名工人介紹說,他們是專業古建隊,修複這所老宅全部使用傳統工藝,去年10月開始動工,預計今年5月份全部竣工。
  投資修繕55號院的是在北京經營紅木生意的楊保平。身為土生土長的保定人,楊保平痴迷於舊城一帶的古民居,但這些珍貴的名人故居年久失修、風雨飄搖的現實,卻讓他很是痛心。投資超過百萬元修繕這所老宅院,楊保平的想法很簡單:好好保護起來,留給子孫。修繕資金雖然全部由楊保平出,但產權卻仍歸保定市住建局所有,他只擁有30年使用權,而且只能用於文化產業。楊保平的規劃是,將這所老宅子建成“鄉土藝術文化展覽館”,供市民參觀。
  據保定市文物局文保處工作人員介紹,歷史上保定衙署眾多,並由此而留下了眾多名人故居。1993年,保定市政府將10處名人故居定為市級“重點保護民居”,但由於缺乏維護經費且這些名人故居大多產權複雜,使維修保護難上加難。在北大街55號院西邊100多米處,是琅瑚街80號院。據相關史料記載,這所三進的大宅院建於1920年,中西合璧式獨特風格,曾是當年保定商務總會第一任會長樊榕家族的祠堂。由於年久失修,如今這所“重點保護民居”的廂房大部分已經倒塌,只有殘存的精美磚雕、窗欞和紅漆房檁,依稀能讓人感受到曾經的氣勢。
  據瞭解,保定市文物部門正嘗試採用包括引入民間資本在內的手段,破解名人故居之困。從今年2月14日開始實施的《保定市名人故居保護管理暫行辦法》規定,違法侵占、損毀名人故居的,將被處以最高50萬元罰款。同時鼓勵和支持國內外組織和個人,參與名人故居的維修和利用。出資方雖不擁有產權,但可使用一定年限。不能逾越的兩條紅線是:必須按照文物保護部門批准的方案,由具備古建資質單位施工,修舊如舊、不改變原狀。必須用於文化產業,如博物館、陳列館等,不能用於餐廳、會所等商業場所。  (原標題:保定引民資解名人故居維護困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q66qqwmf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